-
“燃”起来!长白山见证高梵“kids们”...
在长白山滑雪场,高梵kids滑雪节的盛况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每一位参与者的热...
-
罗宾汉与杨超越携手下的时尚宣言与...
这个冬季,罗宾汉这个服装界的黑马,以其墨雪三防系列羽绒服再次颠覆了市场,成为冬日...
-
“这个雪季我包了!”长白山高梵kids...
“这个雪季我包了!”,这句话是儿童鹅绒服第一品牌高梵KIDS和奈娃家族一起“喊出来”的...
-
高梵KIDS点燃上海时装周,“藏地黑...
10月10日,在上海国际时装周的聚光灯下,高梵KIDS与93岁高龄的唐卡大师嘎玛德勒携手,...
-
熊格里尔斯与Luminox合作
瑞士钟表品牌Luminox最近宣布与BearGrylls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推出了他...
-
E.C.Andersson的第一只自制手表提...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E.C。Andersson手表公司发布了期待已久的手工手表。...
-
BallWatch与技术含量高的工程师Hyd...
上个月底,历史悠久的制表商BallWatch(以其129年历史中的专用工具表而...
-
詹姆斯·邦德(JamesBond)的“雷球”...
英国超级间谍詹姆斯·邦德(JamesBond)在长期的电影冒险中都曾佩戴劳力...
-
钻石小鸟创始人徐磊接受戴比尔斯集...
近日,钻石小鸟创始人及董事长徐磊在接受戴比尔斯集团专访,讲述了在后疫情时代下如...
-
以鸡尾酒为主题的优雅有趣的食品主...
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酒吧和餐馆关闭,鸡尾酒时间有了全新的含义。过...
-
Fabergé推出其首个“精选设计师”系...
Fabergé是最精美的珠宝,钟表和艺术品的代名词,自1842年GustavFaberge...
-
Graff项链在佳士得钻石主题在线拍...
佳士得在网上的第一场钻石拍卖会以149万美元的价格售出,约占50件拍卖品...
Clarks会是下一个“中国李宁”吗?
发布时间:2021/03/17 品牌新闻 浏览次数:836
根据《女装日报》的消息,伦敦时间3月15日,香港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莱恩资本正式完成对英国鞋履品牌的收购,交易金额为1亿英镑。
该收购案的风声从2020年9月开始传出,据英国媒体Sky News报道,莱恩资本与英国投资公司Alteri Investors将竞标Clarks。收购完成后,Clarks家族的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传统家族企业模式终结。
愿意接手Clarks的买家不多,事实上,莱恩资本和Alteri Investors是这场交易中的唯二竞标者。在宣布出售前,Clarks在经营上已处境艰难,新冠疫情让品牌的销售额进一步下滑。
从财报数据看,Clarks 2019/2020财年营业收入下跌8%至7.253亿英镑,运营亏损1410万英镑,税后亏损1500万英镑。在此前的2018/2019财年,Clarks的税后亏损达到8290万英镑,销售额同比下跌4.6%至14.68亿英镑。
Clarks创办于1825年,至今已有将近200年历史,以设计和生产“沙漠靴”、“袋鼠鞋”出名,并发展出成衣、包袋和珠宝配饰等业务。
在消费者时尚喜好快速变化的当下,转型缓慢的Clarks明显与市场脱节。虽然曾尝试与Supreme等潮牌推出联名,Clarks依然难以与年轻消费者产生共鸣。
2020年5月,深陷经营困境的Clarks宣布进行新一轮改革,集中投资数字渠道,并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裁员700人,以节省运营开支。
莱恩资本的加入无疑纾缓了Clarks的资金困境,同时也为Clarks提供转型帮助。莱恩资本由美籍华人蒋家强创办,中国运动品牌李宁的创始人李宁目前为莱恩资本的非执行董事长,与莱恩资本合作成立私募基金,投资海外消费和运动品牌。
这意味着,李宁近年向潮牌转型的经验,有机会可被运用到Clarks的经营中。莱恩资本进入Clarks后,便对高层人员进行大换血,原首席商务官 Massimo Barzaghi和首席人力资源官Difna Blamey相继离职,Victor Herrero则取代Giorgio Presca成为首席执行官。
莱恩资本看中Victor Herrero在快时尚领域将近20年的工作经验,他曾在Zara和Guess担任过高管,推动过这两个品牌的全球化扩张和转型。在未来,Clarks的设计、生产和铺货等流程或许变轻、变快,形象也会往更为年轻的方向转变。
对于长期被诟病老气的Clarks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转变方向,但去完全复制李宁“重生”的路径并不现实。首先,李宁本身的运动属性和街头潮流有可结合的点。第二,在“国货崛起”的大背景下,李宁作为老国牌进行年轻化转型,天然能得到更多关注。
李宁转型的成功,是天时地利的结果,而Clarks当前并不具备这些条件。由于Clarks传统的沉稳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激进地年轻化变革有可能会导致原来忠实客户流失。同时,潮流更迭迅速,难以捕捉,过度迎合年轻人审美有时反而会招致这部分人群的反感,最终出现两边不讨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