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梦师婚礼2024年双获国际设计大奖...
文/本报记者 2024年,中国婚礼设计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高端定制婚礼品牌...
-
珂润润浸水乳霜三步曲,科学解码干...
每到换季就脸颊干痒泛红?化妆后总莫名起皮?这一切的根源,往往在于肌肤屏障受损,需...
-
通过上市首份年报,看到一个 “长期...
2024 年 12 月,随着上市铜锣敲响,中国高端美妆品牌毛戈平 (01318) 完成了其在港上...
-
“燃”起来!长白山见证高梵“kids们”...
在长白山滑雪场,高梵kids滑雪节的盛况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每一位参与者的热...
-
熊格里尔斯与Luminox合作
瑞士钟表品牌Luminox最近宣布与BearGrylls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推出了他...
-
E.C.Andersson的第一只自制手表提...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E.C。Andersson手表公司发布了期待已久的手工手表。...
-
BallWatch与技术含量高的工程师Hyd...
上个月底,历史悠久的制表商BallWatch(以其129年历史中的专用工具表而...
-
詹姆斯·邦德(JamesBond)的“雷球”...
英国超级间谍詹姆斯·邦德(JamesBond)在长期的电影冒险中都曾佩戴劳力...
-
钻石小鸟创始人徐磊接受戴比尔斯集...
近日,钻石小鸟创始人及董事长徐磊在接受戴比尔斯集团专访,讲述了在后疫情时代下如...
-
以鸡尾酒为主题的优雅有趣的食品主...
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酒吧和餐馆关闭,鸡尾酒时间有了全新的含义。过...
-
Fabergé推出其首个“精选设计师”系...
Fabergé是最精美的珠宝,钟表和艺术品的代名词,自1842年GustavFaberge...
-
Graff项链在佳士得钻石主题在线拍...
佳士得在网上的第一场钻石拍卖会以149万美元的价格售出,约占50件拍卖品...
爱美人士不光靠外敷还想靠内服,口服美容市场火了!
发布时间:2021/01/28 时尚新闻 浏览次数:807
根据《北京商报》的报道,华熙生物在年初正式获国家卫健委批准,可使用透明质酸钠作为食品原料,使用范围包括乳及乳制品、饮料类、酒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和糖果、冷冻饮品。
透明质酸钠俗称玻尿酸,常用于日常护肤品和医美针剂中。获卫健委批准后,华熙生物将推出以玻尿酸为主要成分的零食品牌“黑零”,主打瘦身、安眠和美白抗老等功效。
除了华熙生物之外,山东福瑞达近期也宣布扩大玻尿酸应用范围,将推出“善颜口服透明质酸钠”饮品,与外用涂抹式玻尿酸产品形成互补。

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纷纷推出口服玻尿酸产品,看中的是近年快速增长的口服美容产品消费。
欧睿咨询报告显示,中国2020年保健品销售总额将达到3116亿元,其中口服美容产品消费为238亿元。在2020年“6.18”期间,口服美容产品成为最受欢迎的三大消费品类之一,成交额同比增长2266%。
但口服美容这个概念从九十年代出现,再到如今的火热,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折。
1992年上市的太太口服液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款主打口服美容概念的产品,其主要消费者为处在更年期的中年女性。由于当时市场缺乏同类产品的竞争,太太口服液迅速获得成功,1995年销售额突破1.6亿元。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口服美容产品的消费者逐渐年轻化,胶原蛋白饮料成为口服美容市场中的明星单品,日本FANCL、资生堂、DHC和国内的丸美、汤臣倍健接连推出相关产品。

但在2013年,多个品牌的胶原蛋白饮品接连被《消费者报道》和《焦点访谈》曝光存在价格虚高和过度宣传等问题,胶原蛋白的美容作用随后也受到大范围质疑。
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依照行业的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5月开始,中国胶原蛋白行业整体销量下跌8成,口服美容市场也受到连带影响。
但在近年,口服美容产品又再度火热起来其中, 并且主力消费群体更为年轻。
“年轻人因为熬夜、压力、脱发等问题开始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除了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的食补,他们也期望使用更专业、有效的产品”,英敏特资深美容分析师杜蕾向界面时尚解释道。
目前中国口服美容市场的主要被外国品牌占据,日系的Pola、Fancl主打美容抗氧,来自澳大利亚的Swisse和Blackmores专注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这些品牌在美容和健康领域拥有多年经验,同时配备专业实验室进行研发,在品牌认知方面有先发优势。
以“G-YOUNG基漾”、如谜、Whiteasy和UNOMI为代表的新兴国产品牌则在近年快速发展。其中UNOMI在首款单品上架四个月后获得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Whiteasy母公司萧雅生物也近期获得千万美元级别的B轮融资。

高性价比是口服美容产品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在内服优于外用的传统观念下,美白丸、抗糖丸等产品被认为比外敷护肤品更有针对性作用。而与医美相比,口服美容产品的价格较低且副作用较小,可以使用的方式和使用的场景也更灵活。
社交媒体上“成分党”的崛起则为口服美容这件事带来关注度,他们注重产品有效成分的占比,强调应用针对性成分来解决肌肤问题。这顺应了口服美容领域的发展趋势,抗糖、抗氧、烟酰胺、酵素等专业概念被广泛用于产品研发和宣传之中,品牌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抢占胶原带白饮市场。
但这也意味着,能够满足一切美容需求的产品将越来越少。面对愈发多样化的护肤诉求,定制化成了口服美容品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UNOMI为例,其在产品落地时,专门开发配套小程序问卷系统,消费者可以在完成调查后获得专属的定制营养包。
在更广泛的保健品领域,定制化则被证明是推动品牌发展的有效方式。定制维生素品牌LemonBox主打“按月定制”概念,通过与注册营养师合作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营养补充包,成立后不久获得YC资本、光涧实验室和熊猫资本的数轮投资。

专业医学背景品牌、健康食品品牌以及知名美妆品牌或成为未来主导口服美容市场的三类主体。不过,这个市场虽然增长迅速,但教育消费者的过程并没有完成。
消费者尚未就口服美容产品与药品以及其它保健品之间的区别建立完全认知,同时对口服类产品的安全疑虑也未被消除。
而与一般的面部护肤市场相比,品牌进入口服美容市场的门槛更高。由于口服美容产品归属保健品类目之中,其上市审批和监管标准都更为严格,这也对品牌的科研能力提出更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