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服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潮流服饰 > 非遗新国潮服饰隆重亮相济南,五代人的匠心传承

非遗新国潮服饰隆重亮相济南,五代人的匠心传承

发布时间:2022/08/02 潮流服饰 浏览次数:302

2022泉城风尚少儿模特大赛日前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凯宾斯基酒店上演精彩篇章,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芜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第五代九零后传承人亓乐元设计制作的58套非遗新国潮服饰隆重亮相展示,让现场观众们感受到中国服饰的文化内涵和视觉魅力。汇聚众多当下国潮荟萃,呈现不同角度国潮之美,文化复兴的时代,国人穿国潮骄傲十足。

 

2019年,莱芜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中式服饰制作技艺)被评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大吉服传承至今历经126年,在一代代传承人的穿针引线中,东大吉服逐渐被大家所熟知,也成为馈赠亲友的情感好物,被誉为“穿在身上的非遗”。随着发展,东大服饰设计生产的传统服饰具有传统手工元素的同时,将“传承”“匠心”作为服饰的文化元素。紧跟国潮新风尚,用吉服传承希望和喜悦。

 

百年吉服手工技艺世代相守经年不衰

华夏古国,因服饰之美而谓之“华”,因礼仪之盛而谓之“夏”。五千年文明承载大道之行、冠盖天下的大同理想,凝结衣带传承、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景,成为中华服饰文化的永久记忆。其中,以祈福纳祥为表现形式的吉服制作技艺至今在鲁中莱芜源远流长、保存完好。

山东莱芜地区的吉服因年龄、身份、场合等不同,分为平安吉服、福寿吉服、婚嫁吉服、年节吉服等,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吉服制作的盛名当属济南市莱芜区鲁西村的时氏吉服一家。

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鲁西村地处泰莱肥宁平原核心地带,自古以来号称“城西第一村”,这里是孔子观季札葬子之礼和齐鲁夹谷会盟的地方,更是鲁中地区重要的民间大集所在地。长年累月的商业传统,持续激发这里手工技艺世代相守、经年不衰。

一件吉服,百道女红。东大吉服以“福、禄、寿、喜”为寓意,取“贴、绣、割、镂”技法,细节精雕细琢,绣花元素丰富,不仅考究,又合乎礼法,是值得世代传承的百年吉服。

 

历经126年发展五代人匠心传承

清代咸丰年间,时氏一家的服装商号已远近闻名,家族女红手艺妇孺皆知。东大吉服由创始人时明桂于1896年创办,迄今已有126年发展历史。时明桂幼时随家中长辈南下,拜师于江南织造局著名织工李明峥门下,他潜心好学,将北方女红与江南技艺汇于一身。由此开始,时氏吉服的手工服饰制作技艺日臻成熟,并成为世代相承的家传技艺。

第二代传承人时向兰于1926年在丈夫李希胜协助下,在鲁西成立东大吉服手工工坊。李希胜是鲁西一带有名的砖木雕刻木匠,在造型、纹样、色质等各个方面身怀绝技,心灵手巧的时向兰从丈夫那里获得吉服制作灵感,经过数代传承,成就吉服千针万线、惟妙惟肖、生动鲜明的独特风格。

第三代传承人李宪芬在继承家族技艺的基础上,研究出“挑拉提引”针法,把千丝万缕的美好祝愿,化作尽在不言的服饰表达,同时也逐渐丰富吉服类别。

第四代传承人孟玲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修毕业后,立志于祖传手工技艺继承和发扬,于1997年在莱芜创办东大制衣,在老家开设工厂,成立传统服饰研习所,并走上高端定制之路,一人一版,量体裁衣,让每一件衣服都有独特风格。

第五代传承人亓乐元1999年出生,2020年毕业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目前致力于服装设计与研发。现已扛起新国风大旗,承担起非遗传承任务,是国内比较年轻的非遗传承人。由亓乐元设计制作的58套国潮服饰在2022泉城风尚少儿模特大赛上隆重亮相展示,让观众们感受到中国服饰的文化内涵和视觉魅力。

 

一心一衣一生一事初心使命奋力前行

莱芜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孟玲,受家族熏陶从小就喜欢传统服饰的制作,跟随长辈们学习女红以及各种缝纫技艺。孟玲说,“我的老姥爷、姥姥还有母亲都是裁缝出身,我七八岁时就开始跟着母亲拿针拿线,用边角料来进行缝制,非常热爱这一行。”

1993年孟玲到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在四十多天的服装设计学习中,授课老师对传统服饰的制作技艺进行系统讲解,让孟玲学习到如何将新设计理念与传统服饰相结合。至今,孟玲已深耕传统服装制作三十多年,牢固树立一心、一衣、一生、一事的坚定信念,经常为一家三代人设计制作衣服。现客户服务群体三代,年龄从零至百岁。

如今,传统服饰越来越受群众青睐,国风成为一种时尚。复古风潮下,孟玲根据当今客户需求,在保留原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流行元素与传统服饰相结合,真正让国风服饰逐步成为日常服饰。在面料选择和刺绣等方面,孟玲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要求。孟玲选取传统文化元素,再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来打造大家喜欢的传统服饰。

作为两届济南市莱芜区政协常委,孟玲担起社会责任,雅安地震、新冠疫情等先后捐款捐物累计达到10多万元;传承手艺,致富不忘本,回家乡建厂,带动周边村庄劳动力安置,先后培养近千名技术工人;近十年来为本村70岁以上老人发放福利累计达到10多万元;为乡村振兴,帮扶带动力度加大,把智慧转化为行动动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除疫情外,坚持每年端午进校园、进社区讲传统文化,教非遗制作,让传统文化植入人心,代代相传。

 

福禄寿喜贴绣割镂守正创新奋力赓续

据了解,“莱芜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始创于1896年,具有126年的发展历史,历经五代传承人不断继承和发展,取“福、禄、寿、喜”为寓意,取“贴、绣、割、镂”为手法,吉服细节无不精雕细琢、十分考究,包括福娃吉服、婚庆喜服、寿诞祥服,节日华服等。

其中,传统服饰之一——嫁衣,是在汉族婚礼时,新娘穿着的传统服饰,包括红盖头、嫁衣、婚鞋。嫁衣一般为红底缎绣金纹,宽袖窄腰,下着宽筒长裤,款式以山东偏襟裁法,绣花刺绣为主,红盖头以红色见方双层缝制,中央绣花,四周加中国结成穗,并绑有铜钱,随着时代变迁,嫁衣设计元素也更加丰富。

最初公司所生产的嫁衣具有莱芜当地特征,花色鲜艳明,豪放有型,配饰寓意鲜明,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的有力体现,而随着传统服饰线上线下设计定制的推广普及,具有“莱芜东大传统服饰技艺”的服饰、以及相关产品。现已辐射至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并且通过线上销售,销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并通过参加非遗博览会、手艺山东展会等交流活动传播至海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如今的东大吉服,衍生出众多文化产品,如望月子福兜兜、抓周服、百岁服,吉祥如意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手工荷包、手工布鞋、手工鞋垫等,以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同时,也紧跟互联网潮流,利用视频、直播等方式,将传统服饰及制作过程端到线上,让更多人知道、了解莱芜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

当潮之年国潮当道,国潮风风靡市场,广受大众的喜爱追捧,成为时下炙手可热的时髦话题,从而国潮也成为爱国、青春、时尚的代名词。国潮是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升华,打破局限的时尚趋势,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潮流时尚的革新进行创新组合,以最新锐,富有创造力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全新演绎。

姓 名:
邮箱
留 言: